請問小幫手與各位大大們
在選股策略中
有"董監持股"與"內部人持股張數"
其中內部人持股張數的說明為:內部人= 台灣經濟新報所提供的所有董監持股資料 – 大股東。不重複計算股數 (即剃除重複名單/法人名稱資料)。
那我的想法是
只要把董監持股減去內部人持股張數
即為大股東
我實際去跑了一下策略
以2024/9月的資料結果為例
3711的日月光投控
董監持股為685906
內部人為22687
二者的差距為663219
另一個例子
2105的正新
董監持股為415051
內部人為851203
二者的差距為-436152
我實在是看不太懂數據的結果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請問小幫手能幫忙解釋一下嗎?
另外一個問題是
為什麼董監持股的資料與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的結果會不一樣呢?
同樣都是2024/9月
以1402遠東新為例
XQ的結果顯示董監持股為1448789
但公開資訊觀測站的結果卻是1403457
請問二者之間的差距是什麼呢?
以上
謝謝小幫手與各位大大們
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