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Q小幫手您好
我有一個關於回測結果的狀況無法理解,想請教
我用策略雷達進行回測,標的股為0050,進場策略為KD指標的K值小於20就買進,不限買進次數
回測時間為2003/07/01~2024/12/31
出場策略有二種,
第一種是只進不出,抱到2024/12/31
第二種是進場後,獲利達50%賣出
我無法理解的是在這二種出場條件下,交易次數都相同
為什麼第一種出場策略的時間加權報酬率會小於第二種出場策略?
明明第一種出場策略有一堆在較早期(例如:2005~2008)買進的單位,抱到2024/12/31時的報酬都達到500~600%
而第二種出場策略則無論何時進場,都早早的就在獲利達50%出場
依這樣每筆去看報酬率不是應該第一種策略的時間加權報率會達勝於第二種嗎?
怎麼結果反而是相反的呢?
感謝您的回覆

策略雷達回測
- 289
- 最後發表 和尚 2025 四月 22
(1)我很難想像,出場方式不同,兩者的交易次數會相同。一個是買進持有,應該就只交易一次,而另外一個是賺50%就出場,出場之後,只要KD小於20,會再進場。兩者交易次數應該不一樣才對。
(2)雖然買進持有可能最後有500%的報酬率,但停利的策略不見得一定比較差。例如,有一檔股票,價格在100到200之間震盪。100時,兩個策略都買進,當來到150時,停利策略出場,但隨後可能在130,KD又來到20,再買進,於195賣出。就算最後價格是200,買進持有的獲利是100%,但同樣以100的成本計算,停利策略共賺了50+65=115,獲利115%。
許教授您好
很感謝您的回覆,不好意思,我可能沒把策略表達清楚,容我再詳述
二種策略的進場方式都一樣,當日KD指標的K值<20時,就買進一張,
如果隔日的K值仍<20,那麼二種策略都一樣持續再買進一張,
換句話說,二種策略的進場方式都一樣,『當日K值<20,就買進一張,總張數不限,也就是最大同時進場次數不限』
那麼在回測時間為2003/07/01~2024/12/31期間,二種策略都共進場了467次
第一種出場策略,所有進場的467張,全部抱到2004/12/31當天收盤價全部出清,那麼根據XQ的回測統計,總交易次數是467次,
時間加權報酬是595%
第二種出場策略,每一張進場的股票只要獲利達到50%就賣出,直到2024/12/31這一天,獲利沒有達到50%的也全數出清
由於進場策略是一樣的,總共進場了467次,同時在最後一天獲利未達50%也全數出清持股
那麼根據XQ的回測統計,總交易次數也是467次
例如
第一天K值<20,股價收盤價是20元,買進一張
第二天K值仍然<20,股價收盤價是18元,買進一張
直到...
第十天,股價收盤價為27,第二天買進的股票獲利達50%,賣出
(當然在實際的交易中,採先進先出,應會賣掉第一天的股票)
第一天,股價收盤價為29,不買不賣
第十二天,股價收盤價為32,第一天買進的股票獲利達50%,賣出
許教授從您提出來第(2)來看,意思是XQ在進行回測時有考慮到所有總投入的成本是嗎?
時間加權報酬率是測試期間所有日報酬率的複利時間加權。每檔股票的日報酬率都是今天收盤價除以昨天收盤價再減1算出,每天的報酬率是所有持有商品的平均,最後再由每天報酬率算出複利報酬率。若買進持有策略持有部位且很長時間每天報酬率都是負的,亦即價格一路往下,這種情況若出現在測試期間的早期,負面的影響會更大。當同期的停利策略因為停利而空手時,有可能買進持有策略算出來的總報酬率比較差。時間加權報酬率,亦即總報酬率,不是很容易理解的概念。拙作的第五章回溯測試有詳細解說,有興趣可研究看看。
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