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率<->角度

  •   4.7K 
  • 最後發表   老高  2017 九月 19
老高 發文於   2017/09/10

小幫手您好:

請問一下,我使用linearregslop,lineregangle這兩個參數想要知道均線的角度或斜率,把整張圖放大和縮小

斜率和角度會變,但是這兩個函數的值是依據多少比例圖形來設定?(比如4:3,16:9,....)

1.把整張圖放大到最大(昨天看約21根K,但我往前幾根zoom in最大,是24根是這樣嗎?)但如果想要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等的數值,要怎樣才能得到正確想要的斜率或角度值呢?  註:整張用K線,底下無任何副圖

2.另外計算的時候,因為我是算均線的角度,但線性回歸函數內的建議的參數是收盤價,似乎我用均線值代入後是讓角度值平滑化,但整體值算出來又和看到的不太一樣,要知道均線角度或斜率我怎麼使用比較好呢?

3.我用linerarreg的函數,測試了一下

計算線性迴歸的斜率與角度,以及預測資料投影點的位置。
回傳數值=LinearReg(數列,期數,預測值的相對K棒位置,輸出斜率,輸出弧度,輸出X軸截距,輸出預測值)
傳入七個參數:
- 第一個參數是數列,通常是開高低收的價格數列。
- 第二個參數是期數。
- 第三個參數是預測值的相對K棒位置,和序列引用定義相同,0表當期、1表前一期、-1表後一期。
- 第四個參數是輸出計算完的線性回歸線斜率。
- 第五個參數是輸出計算完的線性回歸線弧度。
- 第六個參數是輸出計算完的線性回歸線X軸截距。
- 第七個參數是輸出計算完的線性回歸線預測值。

能否可以更詳細解釋,,比如預測K棒位置(是指收盤價的理論價格?)

斜率是指本期的收盤價和往前第5期的收盤價所做出的連線斜率?

回歸弧度?這是...?角度值?還是?我以arctangent反算,似乎是角度(但似乎有差異,.......因為我把量角器放在螢幕上,也可能是比例的問題)

X軸的截距(這應該就是預測的投影點)但XY軸的比例標準?絕對值座標的圖和絕對值的圖,K棒也不太一樣吧?

 

以上問題很多也繁雜,真的很不好意思,煩請撥冗耐心指導解惑,感謝您!!

排序方式: 標準 | 最新
XQ小幫手 發文於   2017/09/11

Hi 老高,

待小幫手查看後,再向您說明,謝謝。

XQ小幫手 發文於   2017/09/12

Hi 老高,

小幫手先與您討論部份的問題,請多指教,

 

把整張圖放大和縮小,斜率和角度會變

因為 "期數" 不同,所以計算出來的弧度與斜率會不同,

 

1.把整張圖放大到最大(昨天看約21根K,但我往前幾根zoom in最大,是24根是這樣嗎?)但如果想要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等的數值,要怎樣才能得到正確想要的斜率或角度值呢?  註:整張用K線,底下無任何副圖

若想要計算例如:三個月的收盤價線性回歸線斜率,應該是使用 LinearRegSlope 函數,

撰寫範例為( 3個月天期為60期 ):

value1 = LinearRegSlope(close,60); //計算收盤價60期的線性迴歸線斜率

若仍有問題,這部分要請您提供您的自訂指標腳本程式碼,以利小幫手查看問題的原因。

 

2.另外計算的時候,因為我是算均線的角度,但線性回歸函數內的建議的參數是收盤價,似乎我用均線值代入後是讓角度值平滑化,但整體值算出來又和看到的不太一樣,要知道均線角度或斜率我怎麼使用比較好呢?

請您提供完整的程式碼,以及 "整體值算出來又和看到的不太一樣" 的畫面,以利小幫手查看問題的原因,以上,謝謝。

 

老高 發文於   2017/09/12

親愛的小幫手:

感謝您熱心幫忙,但可惜可能認知上有些不同,如果方便,是否能電話或email等討論,因為還是看不懂後面參數值字面上的解釋。><llll

問題如下:

我使用這兩個來測試,一個是取收盤做量測,一個取均線價量測,兩個都是線性回歸

//以收盤價來做線性回歸
input:length(5);
variable:lin(0);
lin=linearreg(close,length,0,value1,value2,value3,value4);
plot1(value1,"斜率");
plot2(value2,"弧度");
plot3(value3,"X截距");
plot4(value4,"回歸預測值");

//以均線做線性回歸
input:length(5);
variable:ma(0),lin(0);
ma=average(c,length);
lin=linearreg(ma,length,0,value1,value2,value3,value4);
plot1(value1,"斜率");
plot2(value2,"弧度");
plot3(value3,"X截距");
plot4(value4,"回歸預測值");

我用上面兩個來示範,可以發現圖形非常有趣!!

以今天鴻海收盤為例

1.將技術圖放大到不要不要的!

 

放大到不要不要的

2.掛上指標副圖

3.三個月期間,不掛技術副圖

4.三個月期間,掛上技術副圖


結果分析:

註:圖片上傳後很模糊,說明一下:

以收盤價做的:斜率0.35,弧度19.29,X截距115.15,回歸預測值116.9

以均線(ma5)做的:斜率-0.12,弧度-6.84 X截距116.66,回歸預測值116.06   請問X截距是代表什麼,怎麼得知??

我找了一些軟體,選用了picpick來量角度(因為斜率無法用其他第三方程式驗證)

收盤角度:1圖的11.85 2圖5.8度 3圖24.04   4 圖11.29

均線角度:1圖-3.98   2圖-2.72  3圖-7.56   4圖-5.13

角度值的夾角,我用繪圖軟體以粉紅色和土黃色兩種來標示


 

1.在放大圖比較上,可以發現有沒有副圖,角度會不一樣。因為~有副圖的K線圖整個被壓扁,所以看到的角度變小,斜率也比較平。但XQ的計算值,明顯大於用其他軟體量的角度

2.以三個月期間的角度相比(不掛副圖),三個月為期間的角度值就看得出比放大圖的角度大(1、3圖比較),有副圖(2、4圖)比也是如此。但計算週期一樣都是5天


 

問題與討論:

1.因為螢幕以px為顯示單位,但圖形的縮放影響,K線整體型態就高矮胖瘦的不同,會影響斜率和角度值,在函數內應該是無法調整,所以無法正確跟著變動

2.回歸計算時,X截距不知道是如何定義?因為我放大到最大值時,得到的值和測量的不一樣,如果知道X軸的定義,圖形的週期放大或縮小時,斜率(角度)能做修正。例如假設斜率值如果是24根K的計算(一個月),那麼螢幕定在3個月週期,我應該能夠等比例做調整,但就是不知道該怎麼修正?!

3.我是看到jack大分享那篇價量累計圖文章,跌破或突破時可以做警示訊號。但價量累計圖會週期不同顯示的會不一樣,同樣的斜率角度值也是一樣會變動的。

 

XQ小幫手 發文於   2017/09/13

HI 老高,

謝謝您提供詳細的資訊,請您圖片以附檔上傳的方式,這樣圖片就會清晰了,謝謝,再麻煩了,以便小幫手檢驗相關問題,感謝。

老高 發文於   2017/09/13

網頁無法附檔上傳!!

1.編輯文章的工具列沒有附檔上傳的按鈕

2.跳出後重新編輯才會有"上傳附件"的選項,但試了chrome 和 IE兩個瀏覽器,按了之後沒有跳出對話框也沒任何反應。

XQ小幫手 發文於   2017/09/14

HI 老高,

沒關係,小幫手先以您提供的圖片來查看,謝謝。

  • 按讚來自於
  • samkao26
老高 發文於   2017/09/14

感謝您!

把提供的程式碼代入測試,螢幕放大縮小,就可以知道計算值應該是要跟著變化的

XQ小幫手 發文於   2017/09/18

Hi 老高,

您線性回歸範例程式碼的天期,皆設為5天,因此在技術分析頁面觀看時,應該要設為日線圖5根K棒的方式來觀看,如下圖

 

把提供的程式碼代入測試,螢幕放大縮小,就可以知道計算值應該是要跟著變化的

螢幕放大縮小,計算值是不會跟著變化的,這部分我們會繼續努力!以上說明,謝謝。

老高 發文於   2017/09/18

Hi小幫手:

感謝您,但很遺憾的似乎不是這樣,參數設5日,但螢幕設5根K棒的角度和計算的絕對不同,我想您po圖的時候,看看數值和肉眼看到的角度,應該也會有疑惑,角度沒這麼大....

我用二套螢幕角度測量程式 

1.picpick  http://ngwin.com/picpick (註:1 此軟體量角器只能在螢幕測量,但無法截圖 2 mb-ruler測量的比較精確,因為有放大鏡,可以精確到1px)

2.mb-ruler http://www.markus-bader.de/MB-Ruler/index.php

因為如果掛了技術副圖,K棒被壓縮,角度會更小,所以角度的測量,我用原始K線圖就好!結果如下


 

1.有技術副圖,觀察計算值,發現同樣是XQ2.31版,但5日斜率的計算值會有些微差異,斜率差一點點,角度也偏移一些(但在可接受範圍)

公司計算的值

收盤價:斜率:-0.55 弧度:-28.81 X截距:116.95 回歸預測值:114.2

均線:斜率:-0.24  弧度:-13.5  X截距:116.58  回歸預測值:115.38

我用的XQ計算值

收盤價:斜率:-0.65 弧度:-33.02  X截距:117.15 回歸預測值:113.9

均線:斜率:-0.26 弧度:-14.57  X截距:116.62  回歸預測值:115.32


 

2.收盤價的角度值/斜率 (5根K) pick:-4.07 mb-ruler:-4.04

兩個外掛軟體測量的結果差不多,目測角度也不可能-2?~3?度(沒超過量角器的-45度一半),如果增加K棒數量(時間間距拉長),應該才是計算值所呈現的角度,角度值也可以是arctangent(反正切) Y(高)/X(底)      高(Y)如果是當日收減5日前的收,那麼底(X)的長度怎麼定義(螢幕K棒的高矮胖瘦會影響X值吧)??

X截距一直都沒有解釋數值怎麼得到??X截距取得值不同,相對的斜率和角度一定偏差,這一直沒有答案,應該也不是參數設5日,看K圖5天角度吧?!

 


 

 

3.測量均線角度(斜率)  (5根K) pick:-1.4 mb-ruler:-1.45

hen明顯的,角度值應該不可能達到-1?度


 

不好意思,真的很抱歉!!小弟我不是來對XQ吐槽或踢館><lll,因為是XQ程式語言比其他公司的好懂易學,所以才會入手學習,進一步對這些函數套用結果好奇和研究,看到jack大的文,所以也想玩玩角度值而已。

這些問題,我想公司的IT心理應該也知道哪些需要再加強更改,但客戶總希望能夠更加強大和精確。畢竟寫程式的人有些會進一步用到程式交易,訊號的誤差,人家一個跳動或許真的1分鐘幾十萬上下XD

 

XQ小幫手 發文於   2017/09/19

Hi 老高,

謝謝您認真探討此問題,待小幫手查看後,再向您說明,以上,謝謝。

  • 按讚來自於
  • samkao26
顯示更多回應 發表回覆
Close